5月9日,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糖协第三次代表大会传出消息:21世纪前5年,中国糖业实现年年赢利———5年的利润总额超过了人民币60亿元、利税总额超过了人民币160亿元,全行业不但扭亏为盈,而且消灭了历年拖欠的糖料款,农民收入还实现了同步增长。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糖业还连续4年巨亏,亏损金额高达124亿元。从苦涩的亏损124亿元到甜蜜的60亿元,这是一个历史的巨大跨越。
中国制糖业最大的企业集团———南宁糖业董事长熊可模认为,中国糖业是一个“无比甜蜜的事业”。
差距 国糖品质不容乐观
今年第一季度,国家质检总局对广西、广东等4个省、自治区61家企业的61种食糖产品实施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达100%。这表明,近年来,随着“以质取胜”意识的深入人心,中国糖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实现了食糖质量的巨大进步。
然而最近,广西有关部门对现行的白砂糖国家标准与六大国外组织的白砂糖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这六大国外组织分别是:百事可乐、NSDA、可口可乐、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糖法典和欧共体,结果发现“现行国标与人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业内人士说,“国家标准的国际差距”反映出“国糖品质的国际差距”。事实上,“国糖的品质难敌洋糖”早就是不争的事实。
据国家食糖质检中心的专家说,按照国内的消费习惯,中国制糖企业基本上只生产色值180IU以下的一级白砂糖,2002年略作修改后把一级白砂糖色值标准调低为170 IU以下,产品的色值指标平均在120IU左右;而国际上成品糖的消费,一般是色值小于45IU的精制糖或色值小于100IU的优级糖。
国际上通常认定白砂糖的质量指标,主要有色值、二氧化硫及电导灰分等5项。我国白砂糖的质量不敌“洋”糖,其差距就在这几大指标上。例如:色值———我国优级白砂糖小于80IU、一级白砂糖小于170IU,而国际的白砂糖普遍小于60IU;二氧化硫———我国优级白砂糖小于20毫克/公斤、一级白砂糖小于40毫克/公斤,而国际上普遍小于15毫克/公斤(其中欧盟不允许该项指标含量存在);混浊度———我国优级白砂糖小于7、一级白砂糖小于9,而国际上均小于2.25(其中欧盟不允许该项指标含量存在);不溶于水杂质———我国优级白砂糖小于30毫克/公斤、一级白砂糖规定小于50毫克/公斤,而国际上普遍小于20毫克/公斤(其中欧盟不允许该项指标含量存在);电导灰分———我国优级白砂糖小于0.05%、一级白砂糖小于0.07%,而国际上普遍小于0.04%。
二氧化硫是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的主要成分,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色值直接反映白砂糖的外观,色值越高表明白砂糖的质量越不稳定;电导灰分反映白砂糖的离子型非糖物含量,该指标含量越大表明白砂糖的质量越差;混浊度偏高,将会导致饮料中的颜色有异并产生混浊,甚至产生絮凝物;不溶于水的杂质越多,表明食糖产品的纯度越低、质量越差。
瓶颈 两大因素制约糖质
有观点认为,白砂糖国家标准要求过低是导致国糖质量存在国际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一观点广受争议。因为制约国糖质量提升的原因,不少人认为除了标准因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工艺落后”和“规模不足”———这两大因素成为制约国糖质量提升的两大瓶颈。
中国糖业工艺落后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生产工艺落后。全国绝大部分制糖企业采用“亚硫酸法”生产,采用“碳酸法”生产的企业极少。二是生产规模不大,生产方式落后。全国绝大部分制糖企业采用“一步法”生产白砂糖,而采用“二步法”生产白砂糖的企业极少。
“亚硫酸法”主要采用二氧化硫脱色,易造成白砂糖返黄,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等级;而用碳酸法生产的白砂糖,其色值、二氧化硫含量和不溶于水杂质等指标均比用亚硫酸法生产的低50%以上,而且产品质量稳定。
广西90多家制糖企业中,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采用“碳酸法”生产白砂糖,其余清一色按照传统沿用“亚硫酸法”生产。广西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最近对广西生产的“碳酸法”一级白砂糖和“亚硫酸法”一级白砂糖进行检测对比,发现前者的各项理化、卫生指标均优于后者。
专家指出,“一步法”制糖比较落后,“二步法”比较先进。但是我国目前采用后者生产的企业寥寥无几。虽然采用“二步法”生产,可以解决上市集中、价格下跌和季产年销问题,从而实现食糖按需生产、长年生产。但我国许多企业由于受资金的制约,最后只好采用一步法生产———因为采用“二步法”生产,会带来成本高、现有条件要求高和占用资金高等问题。
广西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步法”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要求较大。对管理、质量控制要求较高,但由于所产原糖销路受阻和占用资金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乃至数亿元,不像生产白砂糖立马卖掉变成现款。
这位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如果生产原糖,谁来买?如果不能及时脱手,企业肯定会被“资金积压”拖死!更何况“二步法”产出的精制糖成本较高———如精制糖卖到8元/公斤时,一级白砂糖才卖3元/公斤,在市场上价格有竞争力的常常是后者。因此,企业规模和资金要求制约着“二步法”生产的实际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