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从苏丹红事件看标准化
——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


作者: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记者 唐哲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5-05-12       评论: 0

  2005年春天,从辣椒酱、辣椒油、熟肉、泡面甚至到卵磷脂、化妆品,没人能说得清我们身边有多少含苏丹红的产品,苏丹红事件也因之被炒得沸沸扬扬。一些媒体将矛头指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把苏丹红问题归结为标准漏洞。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先生,他明确指出,苏丹红事件是违法事件,而不是标准漏洞的问题。

  记者:今年春天在我国食品领域发生了苏丹红事件。针对此事件,有媒体报道称,目前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失,有些食品标准甚至数十年不变,“涉红事件”反映出我国标准化存在问题。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你是如何看待苏丹红事件的?

  李忠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得非常清楚,苏丹红是非食品原料,根本不允许在食品中添加,使用苏丹红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把违法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到标准问题上是说不通的。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记者:苏丹红事件是一个违法事件,而不是因为标准方面存在问题。对此能否作一些具体解释?

  李忠海:我国标准在这方面也规定得非常清楚,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指出真正的食用香料1000多种,食品加工注剂二三百种,食品添加剂约500种,这些是规定允许添加的品种,除此之外,一律不许添加。食品生产者必须在食品包装上标注所用材料,如果生产者把其他东西特别是化工原料加入进去,那就是违法行为。

  我们明确禁止把工业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由于苏丹红不是食品添加剂,常规检测项目中并未列入苏丹红这一项,而在制定食品标准时也没有考虑到企业会使用工业原料。因此10年间从来没有进行过苏丹红的检测,也没有任何单位提出过进行苏丹红检测的申请。苏丹红典型事例充分说明,食品生产消费中的违法事件,用标准来调整是调整不了的。

  正确认识我国标准化现状

  记者:你既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又是一位标准化专家,能否简单谈一谈我国标准化的现状?

  李忠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不仅渗透到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标准化领域,从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发展到了管理标准。所以,标准不但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而且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基本规则。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未,我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标准体系,国家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1700多项发展到目前的2万多项,并且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为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加以积极推行。1989年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使我国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进入新世纪,我国恢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席位,标准化工作必须以WTO的有关规则开展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阶段。我国现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目前,ISO、IEC现行有效的标准17000多项,已经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有6500项左右,转化率为38%以上。

  记者:你如何评价标准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李忠海: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支撑。市场经济中运行的纷繁事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行为的主体,包括各类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自然人等,这些都是市场行为的发起者和操作者;另一类则是市场行为的客体,即市场上经营和交换的成千上万种商品,包括服务商品,这些都是市场行为的被操作者。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的正常运行必须在法律框架体系下进行。市场行为的客体,成千上万种商品由什么来规范呢?就是由成千上万项标准来规范它。此外,标准化工作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愈来愈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比如,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必须有一系列农产品质量标准来保证。第二产业,工业、工程领域的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更离不开先进标准的支撑。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们要在熟练掌握WTO规则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积极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超越国外的技术壁垒,促进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要充分研究国内外产品标准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建立起标准化的技术措施,抑制不必要的产品进口,以保护我国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

  记者:从标准的角度,你如何理解从源头抓质量的含义?

  李忠海:从源头上狠抓质量,就要大力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这是提高我国产品档次和竞争力的基础。我国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中,企业生产的产品标准水平偏低、生产工艺落后、标准和质量管理工作薄弱是重要的原因。这种状况不改变,是无法抵挡入世后国外产品的竞争和冲击的。因此,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大力提倡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我国产品竞争力。高新技术产品要想产业化,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必须有标准,标准的占领就意味着对市场的占领。如果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或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对其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源头抓质量,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所有的产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帮助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用标准化的手段来进行规范管理,促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从源头抓质量,首先要治理假冒伪劣产品,其次是要扶持当地好的产品,帮助企业创名牌、创免检产品。第三要帮助企业搞好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认证等基础性工作,以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知难而进推进标准化工作

  记者:2005年我国标准化工作将把农业、食品安全、节能节材节水、安全生产、电子政务和信息安全、服务业等六个领域作为重点,不难看出标准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努力。你认为目前我国在标准化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

  李忠海:我国标准化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建成了一套基本上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的一些突出问题,概括而言,目前标准化工作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标准化统一管理工作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不够,标准之间交叉矛盾时有发生,导致社会各行业无所适从;二是标准制修订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标准的宣传推行力度不够,标准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急需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和质量意识;四是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响应程度很差,亟待强势企业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积极性;五是标准化研究工作和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标准化专业技术机构力量薄弱,标准化信息建设亟待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尽快解决。

  记者:就目前现状来讲,你认为标准化工作是否引起了有关部门及消费者的足够重视?

  李忠海:标准化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某些部门和许多消费者的足够重视。所以,我们要大力加强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和国民的标准化意识。特别要提高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只有他们对标准化工作的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谈得上企业采用先进的标准,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严把质量关,这是从源头提高质量的关键。同时我们要努力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只有广大消费者有了标准化意识,在购买商品时才会利用标准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自觉地抵制伪劣产品的销售。我们要在各部门、各地方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利用各种形式加强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大众的标准化意识。

  记者: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类食品也不断推陈出新,标准委在食品标准制定工作中有哪些困难需要进一步解决?

  李忠海:我们要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化制定进程,但认识不到位,加上制定标准的经费捉襟见肘,使国家标准赶不上趟!国标委每年经费长期是2000万元,单个标准的研发经费不到1万元,谈何做到精、准、新!虽然近几年的年经费增到了6000万元到7000万元,但要真正做出一个有长期实验数据支持、覆盖全面的标准,无论是食品、还是家电,花上几百万元是常事。仅仅一个苹果,也含有上千种化学元素组合,哪种元素有害,哪种元素超标才有害,一项项化验下来,也是天价!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国标委仅去年一年,就出台了800多个标准,但现在觉得反而欠账越来越大!

  记者:我国自身研究能力有限,标准跟不上趟,是否意味着只能放弃?你认为有何应对高招?

  李忠海:标准要跟上趟,不是没有捷径,答案有三招: 第一招,巧借国际成熟标准。凡是外国成熟的标准,我们都可以考虑西为中用;第二招,让企业协助定标。产品质量高的企业,自然有动力、愿投资去研究更高的准入标准。关键是政府要控制好这个度,既保证老百姓权益,也不能让市场门槛过高,只留几家企业唱戏,使得老百姓得不到物美价廉的产品;第三招,集中财力、人力,专攻关键标准。比如说新的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品标准,就是我们必须在两年内拿出来的“招牌菜”!

  记者: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李忠海:首先针对食品标准体系不完善、交叉重复问题,我们正在进行食品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要把现有的食品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进行全面清理,把老旧的标准作废,把有交叉矛盾的标准调整好,制定一批新的标准。为此我们联合了国务院有关七个部门,制定了全国食品标准的发展计划,由国家标准委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局、商务部和质检总局成立了食品标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正在抓紧清理我国食品标准,在清理的基础上,按照七个部委发布的《全国食品标准2004-2005年发展计划》,在今明两年基本完善我们国家的食品标准体系。

  记者:这个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与以前的食品标准相比,有什么特点?

  李忠海:特点有三:一是把食品标准交叉重复令社会无所适从的问题解决好;二是把老化的、落后的标准淘汰掉,要把我们与国际标准的对应程度从过去的20%提高到50%。目前要求全部按国际标准执行是不现实的,生产领域不一定能达到,即便达到了,生产出的产品许多消费者买不起;第三,把严重缺失的标准补上。今年我们将基本上把食品标准体系搭出一个框架,明年逐步完善。至明年年底,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同现在的标准相比要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李忠海简历:

  李忠海,1941年出生,1967年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现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ISO标准共分几种? ·白砂糖国家标准与国际存在差距 拿
·“双动力”纳入06年IEC标准提案&nbs ·ISO标准制订的程序
·全国塑料制品标委会近日召开彩色型材行业标准 ·质检总局正式出台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混合动力车标准之争硝烟四起 ·关于召开“新基础国家标准与现代设计论坛”的
·企业标准低于行业标准 HVD难受 ·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 寻求阻止建立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2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1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4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3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5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6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7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8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9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10号
热点新闻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发布,对层高、电梯设置、隔声
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数字化标准体系建
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管理规定》修订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
新修订发布的19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专
前2月我国新增发布“两新”领域国家标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有哪些
一图读懂 | 《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