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闪联标准成为国标的新闻成为信息产业业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闪联标准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C协同产业标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在标准建设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信息产业领域长期受制于国际著名企业的现状,因此标准一出台,很多产业内外人士都感到欢欣鼓舞。另一方面,闪联与其他标准最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自一开始就经受市场考验,以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为目标的标准,是一个“活”的标准。而闪联标准对中国标准建设,甚至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主要在于后者。
徒有其表,等待观望
中国标准建设的迷途?
“中国标准”的问题由来已久,它与“中国品牌”、“中国创造”一起被媒体称为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三大“中国问题”。 “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很多国内企业都在着手进行“中国标准”建设的探索,但最终的结果却差强人意,很多标准建设组不了了之,而有些标准组虽然规模庞大,但真正对标准建设感兴趣,愿意投入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多数处于等待观望的状态,导致从标准制定到产品研发的各项工作一拖再拖,形成“一人忙、众人看”的局面。所以,这些制定出来的标准往往徒有其表,很难走向市场,更奢谈产业化。
产业化应该是标准建设的起点和归宿
中国标准的建设一定要遵循市场淘汰、市场检验的规律,要从一开始就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化为驱动来做标准。以产业化推动标准建设,以标准建设带动产业化的不断深化,这才是在标准建设问题上,企业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循环。
今日成为国家标准的闪联所走过的道路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闪联不是为了做标准而做标准,而是用产业化为核心,充分接受市场检验,让“标准”活起来,并最终获得联盟企业,市场的不断认同,在短短的2年内,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判断产业化的基本标准就是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今天,闪联已经成为国内标准建设领域产业链最完整、产业化推进最为迅速、产品线最丰富且正式批量投放市场的唯一标准组织。目前,闪联成员企业已发展到41家,涵盖终端、部件、芯片、运营商等产业链各环节,开创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互相配合,以产业化为目标的标准建设和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目前,包括联想、TCL、海信、康佳、长城等在内的中国信息和家电的重量级企业都明确表示,支持闪联应用将成为未来企业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最重要的是,正是看到了闪联市场化所孕育的强大市场潜力,联盟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和专门研发力量进行研究,据了解,各厂商投入在闪联技术和产品开发上的人员投入达到300余人,资金达到8000万,目前披露的于闪联相关的技术专利近200项,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产业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产品的批量上市。闪联的产品已经实现了批量投放,PC巨头联想已经把闪联技术作为其笔记本产品的“基本配置”,闪联手机和闪联投影仪也成为联想市场推广的重要卖点。而消费巨头康佳和TCL也先后推出了自有品牌的闪联电视,目前这种内嵌闪联协议的电视已经可以在市场上看到。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市场的破冰启动将意味着整个数字家庭市场的新一轮高速增长。而闪联内部人士在近期透露闪联芯片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这一看法。
闪联标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核心带动标准建设,以市场的认同作为判断标准的标准应该是很多中国企业深思的问题。闪联不仅用行动在为中国企业探索一条自主创新的全新路经,更为中国企业走向更大市场,谋求更大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这恐怕就是闪联对中国企业的更大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