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个会议非常重要,我们不能接受采访。”欧洲一家著名汽车公司的北京首席代表婉言谢绝采访。除此之外,其他到会的外国公司代表的言行亦非常谨慎。
本次会议上,中国发改委、财政部、公安部、交通部、商务部等部委官员悉数到场,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和欧洲汽车工业制造商联合会等作为对话的另一方出席了会议。这是一次政府层面的对话,任何汽车企业都没有更多的话语权。与会专家杜芳慈向记者介绍:“这次会议只是将《1958年协定书》运行机制介绍给中国汽车行业的主管部门和骨干企业,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加入《1958年协定书》。是否加入《1958年协定书》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事情,涉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利益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
《1958年协定书》诞生近半个世纪后首次来华
早在1958年3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就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装备和不兼并相互承认此标准的协定书》(简称《1958年协定书》),旨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对汽车产品制定、实施统一汽车技术法规(即ECE法规),缔约方对已经获得ECE型式认证批准的汽车产品有义务予以相互承认。
《1958年协定书》各缔约方所能享受的直接好处就是,通过加入《1958年协定书》极大地提高了进出口贸易的便利性,降低了进入新市场的运行成本,缩短了进入新市场的时间。正因为如此,目前,《1958年协定书》的缔约方在全球共有44个,除欧洲(包括俄罗斯)外,已扩大到土耳其、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 韩国等非欧洲国家。
发改委产业司卢处长表示,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对外出口的不断增长,认真研究《1958年协定书》的运作机制,将有助于对加入《1958年协定书》的利弊及时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2004年,发改委和欧盟建立了中国-欧盟工业政策对话机制。在京召开《1958年协定书》研讨会,是中欧双方商定的2005年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欧洲汽车工业意义重大。欧盟委员会企业和产业总局汽车工业部副主管laurent R. SELLE认为:“全球化已经成为历史的趋势,中国与欧盟加强汽车工业方面的合作将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
是否加入《1958年协定书》是国家层面的决策
laurent R.SELLE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入《1958年协定书》的第一步是政治决策,即国家是否愿意。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戴麟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接受了全球化的概念,中国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也要出口到欧洲。各种技术法规和测试的统一,对于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是很有帮助的。”戴麟博士希望中国加入《1958年协定书》,并且表示:“越快越好。”
我国政府对于加入《1958年协定书》是有诚意的,但是能否如欧盟有关方面所愿的“越快越好”却尚不可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官员李万里表示:“现在汽车市场的大势是以进为主,以出为辅,如果我们完全放开,外国产品就可以低成本迅速进入。但是几年以后,我们以汽车出口为主的时候,加入《1958年协定书》就十分重要,否则进入新市场会浪费很多成本和时间。”
李万里还表达了对于《1958年协定书》发展现状和未来运行状况的忧虑。他说:“《1958年协定书》具有世界性,但是又不是世界的协定书。比如ECE法规和美国的法规体系就不兼容。因此《1958年协定书》也存在适应世界市场的过程,也需要不断发展和扩大范围。
中国汽车企业关注《1958年协定书》
多数国内与会企业代表表示,尽管目前中国汽车向东南亚,中东和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量偏多,但是总出口量是在逐渐增加。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其他国家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长安集团与会代表向记者表示,有些国家没有自己的认证体系,也在套用欧盟的标准体系要求中国汽车型式认证。这就给长安集团的汽车出口带来很大难度。这位代表说:“目前出口量占长安集团汽车总产量比例较小,但是同款车出口的利润比国内利润高。我们的产品现在已出口到中东和南美地区,现在也在考虑小型商用车进入欧洲。”
长安汽车集团代表还表示:“加入《1958年协定书》,欧洲汽车及零部件能够以低成本迅速进入中国,可是中国汽车工业还要生存。中国汽车工业垮了,相关的二十几个行业也垮了怎么办?怎样保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同时又不违背WTO的原则,这是政府要考虑的问题。”
与会专家杜芳慈表示,我国政府在决策是否加入《1958年协定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八大方面的问题,包括交通、企业实力、环境、就业、能源、贸易、竞争和税收等。在各方利益基本达到平衡,上述八大方面都考虑成熟时,才是决定加入《1958年协定书》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