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北京市被科技部确定为技术标准试点城市,此后北京市以“奥运与技术标准”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重点工作。2005年3月,北京市科委组织“北京信息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地区的技术标准状况和技术标准联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与考察。调研归来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房庆、白殿一在深入分析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撰写了系列研究报告,提出了我国和北京市的技术标准战略与策略。
一、经济全球化将技术标准推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之间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步被打破,国际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技术性贸易措施正在成为当今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普遍采取的形式。
为了对国际贸易中各国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限制,1995年WTO/TBT协议规定:各国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时,应以已有的国际标准为基础,各国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得对国际贸易形成壁垒。这一规定一方面使得标准,尤其是国际标准的作用愈加明显;另一方面,使得各国必须以正当目标,即以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等为由,采取以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相互组合的形式,制定本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这种组合形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充分发挥了技术法规的法律约束性、标准的技术依据性、合格评定程序的质量保证性,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某国市场的障碍。
由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得以实施的技术基础是各类标准,因此,技术标准成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组成部分,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标准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为此,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国家标准化战略,将争夺和控制国际标准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策略,并以标准为依据,采用由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其经济和技术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将技术标准推到战略的地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将由目前的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将出现递减趋势。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新阶段,我国在各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与思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兴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我国科技、贸易、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重要的发展理念。
在科技、贸易和产业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战略中都明确提出,技术标准的强力支撑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要素,技术标准是国家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因此,制定技术标准战略,发挥技术标准将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支撑作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依据作用刻不容缓。技术标准要对科技、贸易、产业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支撑,要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以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体系,发展信息领域的技术标准,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安全、健康、环保、资源和能源领域的技术标准。
总之,由于技术标准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导规制,关联着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规则和秩序,是实现我国发展总目标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制定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三、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为指导,以提高技术标准适应性和竞争力为核心,坚持标准的自主创新与国际接轨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满足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和贸易发展对技术标准的战略需求。
(二)战略任务
根据技术标准战略的指导思想,今后15年,我国技术标准战略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是指,提高技术标准适应科技、贸易、产业和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的竞争力是指,通过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自主制定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提高我国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力和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三)战略目标
在2010年前,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我国技术标准的整体技术水平跟上国际水平;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达到相互融合的程度。2020年前部分重要领域的技术标准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制定国际标准重点突破的局面。具体目标为:
——对我国有效的国际标准转化率在2010年前争取超过70%,2020年前争取超过85%。安全、健康、环境和高技术等重点领域以及适用于国际贸易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逐步实现同步。
——国际标准提案数在2010年前争取达到300-500项,2020年前争取达到600-1000项。逐步成为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一支重要力量,能够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国际标准化的发展。
——争取把我国优势、特色领域的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以我国为主起草或我国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的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国际贸易和产业国际发展的需要,总数争取达到150项。
——我国承担ISO、IEC/TC、SC秘书处和WG召集人以及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在发展中国家位于前列。我国在区域性的标准化活动中处于领衔的地位,成为区域乃至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我国标准中含有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的比例,以及企业创新成果形成专利,进而形成企业技术标准或通过专利池的形式形成联盟标准,最终实现产业化的比例明显提高。能够产业化的国家科研成果有效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比例显著提高。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参与甚至主导起草国际标准,引导企业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力军。
——建立并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布局合理的自愿性标准体制,形成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有机结合的机制。
——优先发展与科技兴贸以及与传统产业改造关系密切的具备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标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技术标准;重点制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型技术标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的生产工艺提供依据。
(四)实施策略
1、技术标准研制和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策略
该策略的实施将解决我国技术标准的科技含量问题,使我国能够产业化的科技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适应市场的标准,使其中科技水平属于国际水平或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准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策略实施的重点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以及产业技术领域的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的协调发展;使技术标准体系与科技研发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标准研制体系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完善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的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二者关系的自协调机制,强化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的良性发展。
2、国际标准竞争策略
该策略的实施将解决我国技术标准对国际市场适应性的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地位,改变经济大国、标准弱国的形象。策略实施的重点是:通过有效采用国际标准,提高我国产品和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通过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使国际标准更多地反映我国的技术要求;通过在我国优势、特色领域实力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使国际标准充分体现我国重点领域的技术要求和经济利益,确保我国重点领域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
3、标准体制创新策略
标准体制创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趋势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满足我国发展需要的新型标准体制和相应的机制。策略实施的重点是:通过明确定位标准的自愿性属性,创立自愿性标准体制,使技术标准来源于市场,企业成为技术标准的主要起草者,从而提高我国标准的市场适用性;通过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有机结合,在用市场机制发挥标准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的手段,发挥组合效应,达到规范市场、促进贸易的作用。
四、若干战略措施建议
(一)建立科技研发与技术标准研制的协调发展机制
1、建立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之间畅通的交流渠道
建立与科研项目配套的标准化研究机制,以及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的满足标准需求的科研支撑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快速通道,使国家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制定成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实现产业化,形成产业规模,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形成拥有专利等核心技术的企业标准,实现产业化,形成产业规模。对于在国内有相当竞争力,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鼓励将行业内多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专利池等方式形成企业联盟标准。鼓励企业、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果形成标准后,以此为基础积极参与国际上论坛标准的制定。
2、培育科技-标准中介组织
培育科技-标准中介组织,引导它们将科研成果通过标准向企业和协会提供和推介。建立“科研成果——试点示范——研制标准——应用推广”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一条龙体系。
(二)实施国际标准竞争策略
1、推动有效采用和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全面推进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策略。确立有效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原则,建立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质参与国际标准的审查和国际标准化会议。在国家科技专项中设立国际标准研究项目,有组织地进行国际标准提案。
2、积极与国外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与有关国家建立标准化战略伙伴关系,支持和争取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组(WG)召集人、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和担任ISO、IEC的领导职务,为我国标准国际突破创造条件。
3、确定实施的重点
重点支持外贸企业、外向型产业成为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有重点地参与论坛标准、区域联盟标准和合作体标准的制定。组织在我国科技有相对优势以及局部可跨越的领域,制定一批国际标准,实现以我国标准为基础制定国际标准的新突破。
(三)建立适应市场的标准体制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自愿性标准体制
在确立标准的自愿性属性的同时,建立标准立项的市场导向机制,使标准的需求来自市场。强化标准制定过程的公开透明,强化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构成的多元化,使标准能够充分反映各方利益,促使标准的自愿采用。
2、建立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有机结合的机制
建立技术法规引用标准的机制,使法规制定机构在制定技术法规时充分利用“标准”资源;标准制定机构制定标准时,要考虑法规的需求。将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作为规范市场相互联系的手段,使三者在规范市场这个共同目的下,实现标准为技术法规、合格评定提供支撑,技术法规、合格评定以标准为基础,形成以标准为技术依据、以技术法规为法律约束、以合格评定程序为质量保证的产品市场准入机制。
(四)加强技术标准的保障机制建设
1、人才培养
建立技术标准人才培养机制。在大学开设标准化课程,设立标准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专业。在国家级标准化研究院所中建立标准化实习基地。建立标准化人才培训中心,加大培养技术标准的国际型人才,并注重在大型国际化企业中选拔国际型人才。
营造技术标准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对我国在国际标准组织中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行登记管理,简化他们因公出境的审批手续。
2、资金保障
国家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必要的财政投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国家财政应对以下标准化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并保持一定的递增幅度: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项目,国际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标准信息平台等标准化基础性建设等。
拓展其他经费来源,建立标准销售、合格评定收益反馈机制;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利益相关主体负责资金筹措。
3、设立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开展国际标准的分析研究工作,对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可行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采用国际标准的有效性。跟踪国际标准化动态,研究和评估中国的国际标准化战略。
4、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建设
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制定《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管理办法》等。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要充分利用、体现技术标准的技术依据、基础支撑作用。制定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的鼓励政策,如对以自主技术为核心制定企业标准,进而形成产品并出口创汇的企业,可享受海关便捷通关服务、市场准入简化手续、税收优惠等政策。
5、实施全民标准化知识普及工程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普及标准化知识。利用质量月和世界标准化日的机会,通过论坛、展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标准化,增进公众对标准化事业的了解,提高全社会的标准意识,特别要提高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意识。
加强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做到“小学进课本,中学搞实践,大学开课程,标准研究机构设博士后工作站”。建立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标准制定、应用和标准化管理水平。
(五)实施技术标准推动工程
1、建立标准研发创新基地,培养企业成为标准化活动的主体
培育若干家大型企业作为重点突破国际标准的主体,这些企业应以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为基础,进行国际标准提案,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最终形成国际标准。引导若干家国内企业在自主研发形成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含有专利技术的企业标准,实现产业规模,成为行业内的事实标准。
2、筛选若干个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国家科研项目,制定并形成技术标准
在国家科研项目中筛选出若干自主创新、具有技术优势和产业化前景的技术成果,通过制定包含创新成果的技术标准,形成产业规模,并进而形成国际标准提案,促使以我国标准为基础形成国际标准,从而有利于我国产品占领国际市场。
3、实施重要技术标准国家支持计划
制定成体系的安全、卫生、环保、资源利用等技术标准及其配套的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支持制定市场准入机制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影响其出口贸易的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制定。
4、培养国际型标准化人才
设立国际型标准化人才培训中心,统一负责标准化国际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教材、师资建设等。近期应培养500名国际型标准化人才。包括国际型标准化高级管理专家、国际型标准化技术专家、国际型标准化技术管理专家等。
5、建立技术标准动态评估机制
组建技术标准评估机构,建立标准发展战略及发展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标准化的发展状况,以及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对市场的适应性,以及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跟踪国际标准战略、发展动向,定期发布国际、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发展状况及最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