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浅议企业技术标准战略模式的选择


作者: 姜国庆 徐昱东     来源:《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更新时间:2005-03-08       评论: 0

1  问题的提出

    入世后,我国出口贸易频频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表面上看,仿佛是外国借保护国内环境、居民健康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实不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由于我国技术发展水平总体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的是,我国一些优势行业、产业的领导者缺乏标准化意识,环保意识淡薄,等到出口碰壁后进行反思时,又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或应对策略。同样,当进口贸易使国家、民众的生存生态环境受到损害时,园内幼稚产业受到威胁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弥补或防止?实践证明,运用技术标准战略对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护民族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加速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研制,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推进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科技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如何运用技术标准战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规避风险,获取最大利益

    大家知道,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然后推而广之成为行工业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左右市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但是,在目前我国总体技术标准水平比较落后的大背景下,企业采用标准引进战略构成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也是技术标准战略在企业层向运用的重点。直接引进、使用别国或国际先进的技术标准,既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打破贸易技术壁垒,同时还扩大了产品市场。

    当然,采用引进战略会受制于人,久而久之会引起自主研发能力的丧失,进而丧失企业的成长性和竞争能力。所以,我国企业不应长期把标准引进战略作为自己战略选择的重点,而应根据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成长期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的原则,在技术标准形成初期与形成后两个阶段,做出不同的战略选择。具体如下:

2.1  回技术标准形成初期的技术标准战略

    (1)技术整合战略

    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更具挑战性。当今,产品生命周期已大大缩短,这迫使企业比以往更加快速地开发新技术和实现新技术的商品化,而产品或制造流程中的技术宽度以及技术的潜在来源都已大大增加。因此,优势往往属于那些最善于在大量的可选择技术中进行挑选的企业,而并非开发这些技术的企业。微软、恩科等发展较快的大公司就是采用最有效的投资方式及时获得需要的核心技术,来构成自己的标准。“我们要的是能吸收和利用他人的技术和知识,并且能形成为自己谋得超额利润的标准”,恩科的某位主管如是说。当然,在一个国家中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个国家可能不是最好的。要做到有效,整合的方法必须适合本土文化和环境。
 
    (2)参与标准制定战略
     
    在研发过程中积极参与标准制定的准备工作,并尽量使自己的技术在标准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可有效地避免按别人的规则办事。标准代表了一条产业链,而链条中的所有公司都必须密切关注标准化发展方向及标准竞争情况,从而决定选择何种标准。在传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往往是技术标准先行,这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诺基亚(NOKIA)的成功便得益于其标准战略的成功。
  
    (3)技术输出战略
   
    当今新技术的生命周期极为短暂,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很难永远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这种情况下若走技术输出路线,可以收取技术转让费用,加快技术研发成本的回收。更重要的是,技术输出有助于拓宽技术使用的范围,扩大产品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影响力,以便今后在制定行业标准时更有发言权。
    
    (4)联盟战略

    商务部科技司关于2002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口企业跨越国外技术壁垒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缺少联合应对。企业间加强磋商、建立战略联盟,既可以彼此取长补短,获得优势互补效应,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同时又可以分摊高额的开发成本,降低新技术开发风险。尤其可以减缓企业间技术标准竞争的压力,达到双赢目的。并且,技术有多方跟随,就容易制定并形成行业标准。因为,基于新技术的标准,若没人跟随,至多只能成为企业的内部标准,标准的拥有者根本无法获得市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地位。
 
    (5)专有体系结构战略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廉价的、功能强大的、大批量生产的零部件进入市场非常迅速,此时,消费者要求将他们自己本地的系统解决方案组合在一起。专有体系结构建立了系统的秩序并使得互相联络成为可能,其总体控制者就是能控制整个信息装配标准的公司。譬如,由于微软公司视窗产品普及,我国大多数公司就必须调整其软件的参数,以便通过竞争获取市场份额。

2.2  技术标准形成后的技术战略

    (1)市场扩张战略

    技术群落的形成,并不意味着标准化工作的结束。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赢得市场。因此,获得市场支持就成为企业标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市场的控制,微软、因特尔靠的是其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由于其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极高,他们推出的技术,即使还不能成为正式标准,也能很快取得事实标准的地位。

    (2)跟随战略
 
    对于势力相对较弱的企业,由于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市场主导能力欠缺,在缺乏有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下,追随别人的标准是比较可行的策略。以计算机芯片为例,因特尔是计算机芯片标准的制定者,它每推出一款新的芯片,几个月之内就能覆盖全球计算机市场。这就要求实力相对弱的企业须跟随新芯片推出新的配套零部件。
  
    (3)研发替代标准战略

    使用国外技术标准,往往要受诸多专利的限制,而且是在别人的规则下行事,比较被动。据台湾报载,大陆一家公司一方面与掌握全球DVD相关产品专利技术的DVD论坛及10家主导企业就DVD专利授权一事进行谈判,另一方面,着手开发其性能胜于DVD的自主光存储技术标准AVD标准。与此同时,台湾省也成立了“前瞻光存储联盟”,与大陆合作开发AVD标准。最后飞利浦公司及松下等厂商都不得不参与SVCD标准的产品开发,以获得我国的市场商机。由此可见,因为我国有足够的市场支持,完全可以研发自己的替代标准,而不必受制于国外的技术标准。

3  结束语
 
    企业是国际贸易的主体,也是进行技术标准战略选择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我国企业一定要树立技术标准战略意识,认清自己属于哪一类企业,作出正确的技术标准战略选择。虽然本文论述分析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战略,但是,还不能全面反映整个市场的实际状况,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有关协定中的有限干预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构筑起自己的技术壁垒体系,力争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利益。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接见英国标准 ·空调三项能效标准发布 明年3月实
·塑料管材国家新标准05年实施 ·2005年煤炭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征求意见
·2005年制药装备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征求意见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应有“中国标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精彩 ·欧盟公布有关偶氮染料测试方法的三项欧洲标准
·“两会”代表们建议:完善质量标准体系&nb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近日在京召开通信运营企业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11号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9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7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告 2025年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3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4号
热点新闻
2022年10月—2023年3月发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
中铁上海院编制的4项铁道行业标准正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公安部《批准发布4项司法鉴定GA新标
民航局颁布全球首部航空集装器CT爆炸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两部门发布《林地估价规程》等5项行业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