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综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更新时间:2005-02-23       评论: 0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信息咨询中心目前已完成对包括政府部门、金融、电信、制造、交通、能源、教育、物流等在内的8大行业20个细分行业的中国行业信息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查工作,调查执行期为2004年11月—2005年1月,总体调查样本为3750。日前推出了《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后续研究报告《中国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正在评审修订过程中。

  《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05—20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加额将达到1300亿以上,未来三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进入了高增长期;电信业由于3G的水落石出,其信息化IT投入将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政府由于电子政务的推动,信息化IT投入也呈现高增长;能源行业经济效益巨幅增长带动信息化IT投入大幅增长;而交通、物流等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需求十分强劲,信息化IT投入也呈高速增长;制造业细分行业众多,部分行业已处在由过程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升级的阶段,从而带动整个行业信息化IT投入快速增长;而金融、教育行业等信息化开展较早,已经步入由大规模建设向整合功能、提升应用水平过渡的阶段,信息化需求已有所减弱,未来三年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长态势;预计 2005—20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加额将达到1300亿以上,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大蛋糕将是4236亿。而随着信息化对行业改造作用的日益深化,行业信息化将由单纯的建设阶段向应用阶段过渡。信息化IT投入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状况将大大改观,软件、服务占总体信息化IT投入中的比例将由2004年的37%上升到2007年的43%。

  一、未来三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长将近15%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二十年,就是中国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的二十年。经济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充足的信息化投入资金。信息化的应用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的升级、竞争力的提高。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据此次调查分析,2004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额达2864.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长较快的行业分别是:政府、交通、能源、物流。

  预计05-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迎来一个提速增长期。年提速约1.5个百分点。期间对信息化IT投入增长拉动最大的是电信,其2007年信息化IT投入将比04年增长112%。政府、交通、能源、物流、也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达到4236.2亿元。比2004年增长47.9%。

2004—07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发展趋势图(单位:亿元)

 

    我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呈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推动因素:

  1、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了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增长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加速状态。2001—04年年均增长8%以上,2004年则达到9.3%,专家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5%,还高于2001—04年平均增长率。而06年后受经济增长的惯性、以及奥运经济的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保守估计也将达7.5%以上。除了政府、教育等纯投入部门,2001—04年电信、制造、交通行业的年均增长10%以上,能源行业的增长率达20%以上。这都为信息化IT投入的增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家政府对信息化的重视与推动
    国家组成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信息产业部与各行业专家参加的强大信息化推进机构;国家在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03年以来我国政府及行业部门制订了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政府对发展信息化已达成共识。提出了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以及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全方位推进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纲要。使我国的信息化得以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全面有序地展开。

  3、 市场竞争推动
    我们以制造业为例加以说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一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和工业配套能力;船舶工业、纺织工业和家电工业等产业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强势产业;服装、化纤、钢铁、电解铝、水泥、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虽然已占世界第四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这表明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效率的角度看,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其中钢铁、汽车、电子电器应用信息化改造生产过程,已大大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经受注了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第一波竞争冲击,并已经融入国际市场。目前制造业的信息化已经呈全面扩散之势,并且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

  二、政府、电信、金融信息化先行,能源、交通、物流快速赶上

2004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细分结构图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 Jan.2005

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Jan.2005

  我国“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的信息化发展的方针促成了我国信息化IT投入的现有格局。
    政府: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投入规模与增长速度都很高,未来三年的平均增速仍将达15%,由此政府在信息化IT投入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的会略有上升。政府信息化是行业信息化的关键,是指挥系统的信息化。政府的信息化从横向看是税务、工商等以十二金为主体的信息化;从纵向看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信息化。信息化不仅面临单一主体的信息化改造问题,还包括各主体间信息化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投入。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的开展,带动了又一轮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增长。虽然增速不及04年18%的水平,但未来三年的平均增速仍将达15%,由此政府在信息化IT投入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的会略有上升。
  电信行业:预计未来三年电信的信息化IT投入将呈现增速逐级放大态势。05年的增速将接近20%,06年、07年的增速则更是高达30%以上。预计05年就会超过政府行业而跃升至首位,此后三年其信息化IT投入的主战场。电信企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是信息化的主力军,不但要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同时还要服务于其他行业,带动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因此电信的信息化在行业信息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电信信息化IT投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占总体信息化投入的比重13%,随着3G的投入运行,行业面临一个高速增长的契机。
  金融行业:2005~07年银行信息化IT投入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增长,但2006年增长率上升后2007年增长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原因主要是,2006年是银行数据大集中和网络改造的最后一年,银行会继续保持对信息化建设的高投入,同时2006年是保险行业新业务信息化建设主要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扫尾阶段,将保持较高投入,而2007年银行数据大集中项目基本完成,各级网络也完成改造和升级工作,银行总的信息化投入增长速度会降低,同时保险、证券基金行业主要业务系统也已经完成建设,投入总额增长速度将略有下降。
  制造业:制造业信息化是整个行业信息化的核心,预计未来三年的信息化IT投入将以接近15%度递增。至07年将达到340亿的规模。WTO后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制造业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信息化作为提升竞争的手段,近年来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汽车、钢铁、电子电器、烟草等行业的信息化呈遍地开花之势。这些行业应用,也带动了整体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扩散。预计未来三年的信息化IT投入将以接近15%度递增。至07年将达到340亿的规模。
  能源行业:预计至07年,能源行业信息化投入将接近280亿元,其信息化投入大体维持在11%的增幅以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对能源产品的强劲需求。这也大大促进了能源行业信息化的进程的加快。04年信息化IT投入增长13%。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趋稳等因素影响,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趋于缓和。能源行业也将呈平稳增长。其信息化投入大体维持在11%的增幅以内。预计至07年,能源行业信息化投入将接近280亿元。
    教育行业:预计教育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长态势,未来三年的平均增幅接近9%。

  05年后教育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的变化源自以下三个原因:
  2004年以后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将进入教学资源整合阶段。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投入、投资结构、采购标准上趋于理性化,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转为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
  从区域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业务整合阶段,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用户的IT采购需求将同业务需求的增加而稳步增长,业务系统升级更新的用户增多,大规模采购的用户减少。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从城市向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但是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投资以国家扶持为主,地方财力有限,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不大。
  预计教育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长态势,未来三年的平均增幅接近9%。
  交通行业:预计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长仍将在15%以上。是国民经济的支撑部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交通的制约作用日显露。交通信息化也大大滞后于其它行业。03年以来信息化投入呈高速增长态势,04年增长18%。未来几年,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交通信息化面临重大的机遇。预计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长仍将在15%以上。
  物流行业:未来的信息化投入也将呈逐级增长状态,2007年的增长幅度会接近20%。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由于各行业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前景极为看好。未来的信息化投入也将呈逐级增长状态,2007年的增长幅度会接近20%。

2004-2007年中国信息化IT投入各细分行业发展趋势图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Jan.2005

  从趋势上看,对未来信息化IT投入格局影响最大的是电信业,其在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12.5%上升至2007年的17.9%;成为信息化IT投入的第一大行业。并且与处于第二位的政府拉大了差距。在信息化IT投入所形成的1372亿增量蛋糕中,电信就占了401亿,占增量的29%,可以说抓住了电信业,就是抓住行业信息化IT需求的龙头。政府信息化IT投入也呈稳步增长态势 ,由13.4%上升至2007年的14.0%;政府的信息化涉入的细分部门多,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都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问题。因此,信息化有极强的扩展性。在总体增量蛋糕中也占有201亿的规模;金融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由2004年的10.7%降至2007年的10.2%,但其增长速度也达12%以上,并产生了126亿的增量需求。此外,交通、物流以年均15%以上的增速也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亮点。

  三、软件与服务比例的上升标志着行业信息化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2004-2007年行业信息化不同投入类别发展趋势图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Jan.2005

  调查显示,2004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与IT服务的投入比例达到了37%,05年则升至38.3%。未来三年制造业信息化IT投入中的软件和IT服务投入的比例将逐步上升,2007年两者投入比例将达到43%。

  信息化过多年的发展,已由初期的盲目投入、大量功能闲置;到目前70%以上的信息化业务都已经实现初级应用,其应用水平还在不断向中级、高级过渡。如果说,前20年的信息化是实现从无到有,注重信息化对行业和企业的覆盖,注重硬件产品的配备的信息化投入期。未来三年将是实现质量(应用水平)的提升。逐步达到了“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对外部信息(市场)快速反应”目的的信息化的整合见效期。投入的目的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要采用的手段和工具也就不同。如果说在信息化的投入期,硬件产品大行其道的话,在信息化的整合见效期,软件和服务将以提升软硬件的应用效果的强大功能而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行业/企业发展的发动机。进入这一阶段才标志着信息化正实现由初级向中级乃至向高级应用水平的跨跃。从而真正奠定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副会长、商务部研究院柴海涛院长指出,信息化初级向高级演进是个渐近的过程。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IT服务每一个百分点的提高,都意味着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我们可以透过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IT服务与硬件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和辨别信息化阶段,从而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本次调研是从定量问卷和定性深访两种方式展开。定量部分通过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部门调查,得到其信息化的具体进程、IT投入规模、重点建设项目与未来需求状况;定性部分通过对行业/企业信息化高管层面的采访,得到其未来信息化的规划、步骤、重点建设项目等。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掌握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现状与未来需求趋势。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国家标准 ·促进我国粉末涂料业发展 制定标准
·建立新型的标准与技术法规关系的基础条件 ·新汽车分类标准遭遇挑战 专家指出
·中国2005年将完成100个职业的国家标准 ·英国食品标准局列致癌食品黑名单亨氏、联合利
·日本将修订“煮熟烘干的小鱼的质量标签标准”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 全国纺机标委会
·找家政服务有"准"可依 ·我国有机食品出口潜力巨大 新标准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11号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9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7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告 2025年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3号
热点新闻
2022年10月—2023年3月发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
中铁上海院编制的4项铁道行业标准正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公安部《批准发布4项司法鉴定GA新标
民航局颁布全球首部航空集装器CT爆炸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气象行业标准《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方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