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890《额定电压220kV(Um =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第2部分:电缆;
———第3部分:电缆附件。
本部分为 GB/T1889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Z18890.1—2002《额定电压220kV(Um =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 =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与 GB/Z18890.1—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的性质由指导性技术文件改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名称由“额定电压220kV(Um =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220kV(Um =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 试验方法和要求”修改为“额定电压220kV(Um =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增加了标称电场强度的定义(见3.4);
———删除了以聚氯乙烯为基的ST1 和以聚乙烯为基的ST3 外护套材料,其后试验项目及要求相应删减(见4.4,表2,2002年版的4.3);
———增加了金属屏蔽和/或金属套电阻测量的要求(见10.5);
———增加了皱纹金属套上外护套厚度的测量方法(见10.6.3);
———修改了附件的抽样试验(见第11章,2002年版的第11章);
———修改了电缆系统的预鉴定试验(见第13章,2002年版的第13章);
———增加了电缆系统的预鉴定扩展试验(见13.3);
———增加了电缆的型式试验(见第14章);
———增加了附件的型式试验(见第15章);
———增加了导体温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 A);
———修改了透水试验的样品长度(见附录 E,2002年版的附录 C);
———增加了具有与外护套黏结的纵包金属带或纵包金属箔的电缆组件的试验(见附录 F)。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2067:2011《额定电压大于150kV(Um =170kV)至500kV(Um =55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试验方法和要求》英文版(第2版)。
本部分与IEC62067:2011相比结构上有部分调整,附录I列出了本部分与IEC62067:2011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EC62067:2011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附录J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郑州电缆有限公司、广东南洋超高压电缆有限公司、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晓峰、赵健康、范玉军、胡剑虹、朱爱荣、郭党庆、汪传斌、岳振国、孙建生、韩长武。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18890.1—2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