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9771《通信用单模光纤》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2部分: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4部分: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第6部分: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零色散单模光纤特性;
---第7部分: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本部分为GB/T9771的第5部分。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参考了ITU-TG.655:2006《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英文版)中G.655.A、G.655.B、G.655.C、G.655.D、G.655.E 类光纤特性的规定,光纤的机械、环境性能参考了IEC60793-2-50:2007(第3.0版86A/1164/CDV 文稿)《光纤 第2?50部分:产品规范 B类单模光纤特性》(英文版)中B4类光纤规定。
本部分代替GB/T9771.5-2000《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修订时也参考了国外其他先进标准,并结合了国内的具体情况。
本部分与GB/T9771.5-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由《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改为《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尺寸参数,对某些技术指标作了较大修改,增加了几何特性测量方法(2000年版的表1,本版的表1、表2);
---传输特性,将5.2标题传输特性改为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对某些技术指标作了较大修改,将衰减系数要求由A、B、C 三级改分为Ⅰ、Ⅱ两级,增加了1460nm 衰减系数值;色散特性要求按A、B、C、D、E 类分别规定;删除了单根光纤PMD 系数值的要求,增加了未成缆光纤链路PMDQ 值的规定,A、B类PMDQ 值为0.5ps/槡km,C、D、E 类PMDQ 值为0.20ps/槡km;
增加了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2000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3、表4、表5、表6);
---机械性能,取消了对涂覆光纤筛选试验要求的分级,修改了光纤涂覆层剥离力的要求,增加了相关试验方法(2000年版的表3、表4,本版的表6、表7、表8、表9、表10);
---环境性能,环境光衰减变化以表的形式给出,增加了环境机械性能变化要求和相关试验方法(2000年版的5.6.1、5.6.2、5.6.3、5.6.4,本版的表11、表12、表13)。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永诗、程淑玲、雷非、李海清、刘泽恒。
本部分为第一次修订。 |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97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5972(所有部分)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IEC60793?1(allparts),Opticalfibres-Part1:Measurementmethodsandtestprocedures,MOD]
GB/T18900-2002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
ITU-T G.650.1:2004 单模光纤光缆的具有线性和确定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
ITU-T G.650.2:2007 单模光纤光缆的具有统计和非线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
ITU-T G.655:2006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特性
IEC/TR61282?3:2006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指南-第3部分:偏振模色散的计算
IEC62048:2001 光纤可靠性的幂次律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