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历史悠久,早在元朝末年,娄元礼编写的《田家五行》便已有“天旱生蚜虫,潮湿生锈病”“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记载,这些朴素的观察成为早期病虫害气象预报的萌芽。步入现代,病虫害气象预报始于20世纪50年代,彼时科学家们运用数理统计模式、理论(动力)模式及天气图分析等工具,研究昆虫种群生态、行为生态以及病菌孢子飞散、病害流行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微妙联系。自20世纪80年代起,气象部门对冬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等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进入21世纪,面对农业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气象部门全面系统地推进多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技术研发和业务服务,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为“虫口夺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病虫害气象预报服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国家层面的多项政策规划对此给予了明确指导与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加强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强化农业气象服务。《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则提出,要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更是明确要求,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方案的制定,需充分考量气象条件等因素,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为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作物病害始终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之一。大多数作物病害的发生流行与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关系密切,适宜的气象条件往往会加剧农作物病害的发生。例如,小麦抽穗开花期若遇到多雨天气,便可能诱发赤霉病的大范围流行;水稻稻瘟病、玉米叶斑病、水稻纹枯病、马铃薯晚疫病则更偏爱凉爽高湿的环境,多雨而温度适中的条件尤为利于它们的发生。因此,每年气象条件的时空分布差异和变化,都会对病害的发生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决定了病害是否会大范围流行和扩散。
2024年12月1日,气象行业标准《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方法》(QX/T 718-2024)将正式施行。该标准能清晰界定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概念和范畴,并基于气象部门开展作物病虫害气象预报服务的职责,详细阐述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指数计算方法、等级判定依据和预报流程。
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本质上是一种环境气象条件预报,它并不直接预测病害是否发生,但为病害发生预报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根据气象条件对病害发生流行的适宜程度,建立了病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的定量评价和预测模型。在病害防治关键期,该模型能够预报病害发生发展所需气象条件的适宜程度,从而定量评估病害发生发展的气象风险或潜在趋势。通过分析光、温、水等气象条件与作物病害发生蔓延之间的关系,针对病害发生发展和危害特性的差异,该标准提出了促病指数预报方法和气象适宜度综合指数预报方法。根据标准,作物病害气象等级被划分为非常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级别,在业务服务中可分别对应解释为气象风险很高、气象风险高,气象风险较高和气象风险较低。
该标准中的气象等级预报方法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的建立和气象等级划分。各级气象部门可参照标准中预报方法,针对本地危害较重的作物病害开展气象等级预报技术研发,或移植改进相近区域已有的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方法。使用规范的作物病害气象等级分级进行服务,可以有效避免农业气象服务中表述不一致的问题,也避免了与农业农村部门发布的病害发生等级相混淆的情况。
在我国,作物病虫害发生量、发生程度的监测预报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承担,气象部门主要负责开展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和防治气象条件预报研究和服务。两个部门的工作相辅相成,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2009年5月22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签订了联合制作和发布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报预警信息的协议,双方联合制作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十余种危害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预警信息,在推动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粮食稳产优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郭安红 姜月清 栾菲 责任编辑:张林)
相关链接:中国气象局 气发〔202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