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饮料螺纹瓶盖存隐患 卫生标准处空白状态


    来源:农博网    更新时间:2012-02-18       评论: 0

    对于饮料瓶塑料螺纹瓶盖而言,它所带给消费者的,未必只有方便。从食品在运输、仓储等环节存在二次污染角度出发,由于它的螺纹结构与饮料瓶瓶口并非是密封状态,这也使得它成为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东莞石龙镇调查发现,塑料饮料瓶的封口结构,并不能保护瓶口螺纹部分的卫生,螺纹状的结构,只具有紧固作用,而非具备密封效果,而这也几乎是包装行业内的一个公开秘密。

    而就目前食品包装标准,尽管全球并无统一标准要求饮料瓶螺旋部位必须密封,国家食品包装标准中,饮料瓶口螺纹部分的密封和卫生标准也处于空白状态,但是对于食品安全而言,由此产生的瓶装饮料二次污染问题不可小觑。

    祸从"口"出?

    如果我们使用的碗筷,在敞开的环境下放置几个月,甚至是1年的时间,是否会有人不经过清洗而直接使用?相信所有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复都是否定的。

    不过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真实地在使用这样的"碗筷",而这副"碗筷",就是我们打开瓶盖后,放入嘴中直接饮用的瓶装饮料。

    而饮料瓶口出现霉变、细菌超标等现象的案例更是举不胜举。

    2007年10月9日,西安市民魏先生和孙先生在商场购买的"娃哈哈营养快线"中发现瓶口有发霉变质的现象,随后找到了生产商。

    生产商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季节原因,受天气影响或运输存储挤压导致了瓶体变形,发生了发霉事件。但这的确是一个偶然,同批次产品,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变质发霉的。

    10月22日,生产厂家送来了45瓶"娃哈哈营养快线"作为魏先生和孙先生的赔偿,但在这赔偿的45瓶饮料中仍然存有严重变质发霉的饮料,其中有的瓶口还长了许多绿色絮状物。

    2010年6月,家住合肥的王女士在百盛超市内购买了康师傅茉莉清茶的瓶装饮料。打开后却发现瓶盖内壁布满了黑色的霉类物质。之后王女士找到了生产厂家,厂家对此的解释是"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放在王女士所购买超市仓库受潮所致"。其仅承诺赔付给王女士一箱新的饮料。

    2010年7月,济南市的冯女士在一家小型超市中购买了一瓶百事可乐纯果乐,打开瓶盖后发现瓶口处有一条白色的线虫正在蠕动,周围还有几颗黑色的虫卵。厂家仅承诺给予冯女士4箱饮料的赔付。

    2011年12月8日可口可乐旗下美汁源果粒奶优中毒事件被警方初步认定系"投毒案",但迄今为止,看似已经尘埃落定的投毒风波至今没有得到公安机关的结案说明。

    一位从事饮料行业生产的热心读者在看到本报关于"可口可乐中毒事件"连续报道后亦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称,在他看来,该案件的投毒方式可能是利用饮料瓶盖与瓶嘴之间"螺旋部位"的不密封而进行投毒。

    随后,本报记者致电可口可乐果粒奶优受害者家属。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警方对这一事件尚无最终结论,犯罪嫌疑人也在追捕当中,但他却有着同上述读者一样的"想法"。

    "自案发以来,我们先后到不同的商店买过此款商品。在比对时发现,至儿童中毒的果粒奶优瓶口与瓶盖处存有较为明显的黄色污渍。这与我们后来所购买的可口可乐果粒奶优瓶口有着明显的区别。"受害者家属说。

    目前类似上述瓶口出现污染的问题时有报道,厂家都是作为个别事件进行处理。但饮料生产及包装行业的业内人士则给出了另一个答案--上述所谓的个别事件都是由于封口结构存在缺陷而导致。

    "这直接导致瓶口部分容易在流通、销售过程中,受到尘埃、病菌的污染。所以目前市场上旋盖式塑料瓶饮料事实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不适宜用口部对着瓶口直接饮用。"一位饮料界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此外,本报记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了饮料界中一个"公开的秘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塑料饮料瓶封口结构,并不能保护瓶口螺纹部分的卫生,因为瓶口螺纹部分并非是被密封保护的。

    而且,就目前国家食品包装标准而言,饮料封口结构中关于瓶口螺纹部分的密封和卫生方面的标准要求尚为空白状态。

    一个有趣的实验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的"好蜜丰"饮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叶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做了一个关于饮料瓶盖螺纹密封性实验,以此来说明目前市面上饮料瓶口处的密封隐患。

    2012年1月9日,在叶智的办公室。摆在记者面前的是几款来自市面热销的未开封瓶装饮料。其规格包括了1厘米瓶口透明、半透明胶瓶样式以及3.8厘米瓶盖透明、不透明胶瓶样式四种瓶种。他告诉本报记者,它们就是本次实验的样品。

    短暂的交流后,叶智提出一只装满清水的红色水桶并在其中滴入了一部分黑色墨水。他说这是为了方便我们看清实验结果。因为做实验的瓶子中有些就是透明的,如果实验用水也是透明的不利于观看瓶嘴螺旋处"存留"下来的物质。

    待一切准备就绪,叶智将买来的未开封饮料逐一浸泡在溶有黑色墨水的红色桶里,时间大约5秒左右。随后将饮料正立放在桌子上,用纸巾拭去表面的黑色墨水,而后将瓶体外部无水珠的瓶盖拧开。此时,在密封完好的瓶口螺纹部分,已沾上了刚刚渗入的黑色墨水。而且,无论是何种品牌、何种规格的瓶体均出现了上述现象。

    叶智解释称,这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瓶口部分只是被瓶盖遮住而已,空气和水是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该处。我们刚刚要擦拭掉瓶体表面的水,又要轻轻打开饮料,就是为了证明螺旋处的水并不是瓶体表面的水也不是瓶体内溢出的內溶物。

    那么,为何红桶里的墨水会出现在密封完好的饮料瓶口螺纹处?叶智将所有上述实验瓶盖沿直径方向一切为二,并将切开后二分之一瓶盖重新扣在瓶口螺纹处。在这样一个"切面图"的演示下,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目前饮料业内生产的饮料瓶盖仅有瓶口顶部与瓶盖胶垫处一处密封,这层密封是为了保护瓶装饮料的內溶物不受外界污染。但是瓶盖螺纹与瓶口螺纹部分存有较大的缝隙,瓶盖与瓶颈处也没有任何密封措施。红桶里的水也就是通过这难以被观察到的缝隙溜进去的。

    "目前,我们使用的塑料饮料瓶封口结构,并不能保护瓶口螺纹部分的卫生。学工科的人都知道,螺纹状的结构是只具有紧固作用而不具备密封效果。"叶智说。

    可怕的缝隙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市面上的饮料合格率较低。其中饮用水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指标超标情况突出。造成微生物超标的原因很多,生产工艺、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包装容器、运输和储存条件等都可能引起细菌二次污染。其中瓶盖密封性不好,是导致细菌总数超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业人士表示,瓶口螺纹部分相当于喝饮料的"餐具"。这"餐具"从饮料出厂到消费者饮用这段时间内都是暴露在空气中不受保护的,而这段时间可以是一个月甚至是一年。这样的"餐具",无疑存在严重的安全卫生隐患。尤其是在春夏两季,病毒病菌高发、易传染,该隐患将更加危险。

    "而更加让人担心的是,如果不出台相关的标准,这样的漏洞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叶智严肃地说。

    在他看来,这样的案例事实上早已存在,只不过并不被外界普遍知晓。

    据了解,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台中市发生连环饮品中毒事件。一种名为"蛮牛"的提神饮品疑被人恶意投放剧毒氰化物,导致5人饮后中毒。警方在全台湾共搜出9瓶有毒饮品,其中一瓶"蛮牛"瓶外甚至贴上"我有毒,请勿喝"字样。事发后,产品生产商在第一时间将全台"蛮牛"回收准备销毁,回收饮料总量超过120万瓶。

    "事发后,警方并没有公布最后的侦破结果。但作为饮料行业的从业者来看,这和长春的果粒奶优中毒事件有相似之处。消费者在商店如果发现了胶瓶饮料外包装存有破损或漏气现象是不会购买的,很可能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瓶装饮料被故意或者无意间浸在有毒物质中,而有毒物质残留在瓶口螺旋处,消费者通过口对口的饮用方式将螺旋处有毒物质食入体内并带入內溶物中。"叶智分析说。

    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受害者家属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在购买果粒奶优时,并未发现瓶体外表有破损或漏气的现象。但孩子在饮用时曾说过饮料的味道有些不一样。但具体是不是饮料內溶物的味道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当时是口对口的饮用,并没有将饮料倒至其他容器中。"

    缺失的瓶口卫生标准

    如此严重的问题为何得不到饮料厂商重视?

    一位饮料界资深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消费者不知情、瓶口螺旋处卫生标准空白、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不愿更改瓶体模具都是无法推动瓶口螺旋处卫生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

    叶智也表示,自发现这一问题以来,他曾多次走访过饮料生产车间,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生产厂家的重视,但几乎都是无功而返。

    "当时我发现这一问题后找了很多企业,生产厂家们都认为这是小事情。被冷冻液、粉尘等污染的瓶口螺旋处,饮用后最多造成消费者拉肚子。最多赔几箱饮料就好了,但是要在瓶口部分加强密封性,则要进行模具调整,这是需要增加成本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企业家想要再去增加自己的生产成本。"叶智说。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生产商为了节约成本,瓶口越做越低,瓶体则越做越薄。若要改变瓶口的密封设计,其瓶盖原料成本增加也不过是每日百元的成本,但若要修改模具,则此项费用可能要上万元。

    本报记者在走访一些饮料生产厂发现。对于中小饮料厂来说,一条普通的机动化生产线每天生产20万个瓶坯(瓶装饮料的原始瓶体),如果要修改瓶盖密封,则每个瓶盖的成本上涨5厘钱,材料费增加100元的成本,这些中小厂家的老板均认为自己做的是小本生意能省则省,所以不愿意改模具。

    而对于大型的饮料厂来说,其瓶坯与瓶盖的生产设备一体化,这样一台机器的造价高达千万元人民币。若是仅改动一个小小的瓶盖设计却要重新购进一台千万元的机器,生产商们则觉得有些划不来。

    此外,本报记者通过查找发现,目前我国对于饮料饮品出台了很多相应的卫生标准。其中包括:聚酯(PET)饮料瓶卫生标准、饮料瓶盖垫片密封卫生标准以及饮料內溶物卫生标准。在这里又分为果汁饮料的卫生标准、茶饮料的卫生标准等,但并没有关于饮料瓶口与瓶嘴螺纹处的卫生标准。

    一名浸淫包装行业多年的生产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食品的外包装只要求密封度的标准。只要內溶物细菌不超标,就没有人在意你用什么方法去包装,即使你包装的瓶体再有问题,那也是规范的空白,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运输流通中的二次污染、尘埃污染、冷冻液污染等问题也都不是在饮料液体中的,而是在密封螺旋处。这里既然没有政府的卫生标准去规范,也就只有道德层面上的补偿了。所以我们也就不担心在这一位置出现问题的饮料,需要我们承担什么责任了。"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替代汽柴油的车用二甲醚国标实施 ·紧固件行业中的标准规范螺钉详解
·厨房标准出炉 吸油烟机大风量成共识 ·校车安全标准遭"围城"
·红牛涉嫌添加多种非法添加剂 ·最严格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即将出台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高药品质量 ·我国首例机床国际标准IEC60204-3×
·钢铁业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标准年内出台 ·标准分析:纺织品与皮革毛皮pH值测定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废止《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4年第26号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4年第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8..
热点新闻
四项法庭科学资金数据标准发布
1月1日起将实施一批国家标准
《关键农时气象服务通则》等七项气象行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制订的5项农业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发
河南省首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地方标准发
两部门发布《林地估价规程》等5项行业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
水利部发布《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