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个食品供应的要求》解读


    来源:中国标准化     更新时间:2005-04-26       评论: 0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整个食品供应的要求》解读

    食品供应如果出现失误,会造成危险和巨大的损失。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旨在通过保证食品供应链无懈可击来确保食品的安全。

    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要求》目前正处于国际标准草案阶段(DIS)。2005年这一标准有望成为国际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在有或者没有独立方(第三方)符合性认证的情况下单独实施,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如ISO9001:2000组合实施。

  1.标准所涉及的范围
    ISO22000具体规定了组织食品供应链中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
  (1)相关组织需要证明其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以便持续提供全程安全的食品,其食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条例要求;
  (2) 通过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以及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增强顾客满意度。

  2.标准所适用的用户
    ISO22000可以适用于食品供应链范围内所有类型的组织,从饲养商、初级生产商、食品加工商到承运商、贮藏商、零售分包商和食品服务销售点,以及与食品内在相关的组织,如设备、包装材料、清洁剂、添加剂及配料生产商。

    食品安全与食物被消费(即被消费者食用)时食物所承载的风险级别相关。鉴于食品安全的风险可能在食品生产的任何一个过程产生,对整个食品链进行适当的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食品安全是一个主要由参与食品链的各方共同努力来确保的公共责任。

  3.发布标准的现实意义

    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或供应组织认识到,顾客日益要求他们证明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有能力识别和控制食品安全的风险及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用于质量管理的IS0900l:200O标准并不具体涉及食品安全,因此,很多国家,如丹麦、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制定了自愿性国家标准或文件等,具体提供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要求。

    然而,各国标准不一致容易造成混乱,因此,有必要协调各国标准使之上升到国际标准。这就是丹麦标准协会(DS-WWW.ds.dk)于2001年向IS0/TC34秘书处《食品生产》提交了关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新的工作项目提案的原因。

  4.标准所涉及的范围

    标准将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关键因素来确保食品链中食品的安全,这些因素如下:  

  (1)相互沟通  

    食物链中各部分间的信息沟通,对于确保食品链中所有环节的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能够被识别并加以足够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这意味着,组织在食品链中的各个环节,既需要与其上个环节进行沟通,也需要与其下个环节沟通。  

    基于系统化的风险分析得出的信息与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沟通,有助于向消费者和供应商证明,关于终端产品的可行性、需求以及影响的要求。本标准将要求这种沟通具有计划性和持续性的特征。

  (2)体系管理  

    最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将被置于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框架中进行设计、操作和更新,并将与组织的整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将为组织和利益相关方带来最大利益。ISO22000标准将充分考虑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以便加强这两个标准的相互协调性,以利于它们可以联合或综合实施。

  (3)风险控制

    一个可以把食品链中将要传递到下一环的终端食品的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有效系统,应该是必备方案与具体的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计划协调结合。

  5.ISO22000标准适用于食品链中所有类型的组织

    ISO22000标准将动态与HACCP原则和必备方案的实施步骤相结合,采用风险分析法来决定所采用的策略,以确保通过必备方案和HACCP计划组合使风险得到控制。

    本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必备方案的概念。此方案被分为两个范畴: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及可操作的必备方案。

    基础设施及维护方案针对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以及长久维护自然生态的可接受的良好惯例:可操作的必备方案则用来控制或减少生产或加工环境中食品安全风险的影响。

    HACCP计划则被用来控制风险分析期问所确定关键控制点,以消除、预防或减少特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6.标准用户胄鼍获得哪些好处 组织采用该标准的益处至少涉及到以下几方而:
  (1)可以与贸易伙伴进行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沟通:
  (2)在组织内部及食品链中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
  (3)改善文献资源管理;
  (4)加强计划性,减少过程后的检验;
  (5)更加有效和动态的进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6)所有的控制措施都将进行风险分析;
  (7)对必备方案进行系统化管理:
  (8)由于关注最终结果,该标准适用范围广泛;
  (9)可以作为决策的有效依据;
  (10)充分提高勤奋度:
  (11)聚焦于对必要的问题的控制;
  (12)通过减少冗余的系统审计而节约资源。

  7.其他利益相关方能获得哪些好处

  其他利益相关方获得的好处包括:
  能够信任采用该标准的组织有能力识别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此外,以下原因也可以增加该标准的价值:
  (1)是国际性的:
  (2)为协调各国国家标准提供了可能;
  (3)食品加工者正期待该标准;  .
  (4)为整个食品链提供了参考:
  (5)为第l一方认证提供了框架;
  (6)弥补了IS09001:2000和HACCP的不足;
  (7)为更好地理解和进一步发展HACCP药典做出了贡献;
  (8)具有清晰要求的可供审核的标准;
  (9)采用系统方法而不是产品方法,从而适用于管理者。

  8.标准现阶段状况

    IS0/DIS22000国际标准草案于2004年6月3日颁布,对此标准发表评论的最后日期为2004年11月3日,此标准有望在2005年成为国际标准。

    此标准由ISO 技术委员会ISO/TC34《食品生产》,WG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组制定,该工作组的第六次会议于2004:年6月21至22曰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

    来自以下国家的专家目前正参与工作组的工作: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意大利、日本、荷兰、韩国、波兰、瑞典、瑞士、坦桑尼亚、泰国、英国、美国和委内瑞拉。

    以下机构亨有联络席位:欧盟食品和饮料工业联盟(CIAA),营养药典委员会(CIES),全球食品安全促进会及世界食品安全组织(WFSO)。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全国造纸工业标委会国标宣贯及纸张印刷适性讲 ·颁布《标准化法》的重要意义
·全国玩具标委会“出口玩具技术指南”项目顺利 ·全国钟表标委会公布需复审的行业标准及征求意
·32家企业共推HVD民间标准 借 ·石油节能节水专标委召开节能节水标准制修订工
·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 ·中国钟表标准概述
·“利群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基本知识 ·“利群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基本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知识产权服务..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市场监督管理..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集中供养精神..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废止《时代云功能接口规..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工业互联网综..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智能煤矿融合..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政府网站集约..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水利工程质量..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402号
热点新闻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发布,对层高、电梯设置、隔声
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数字化标准体系建
前2月我国新增发布“两新”领域国家标
新修订发布的19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专
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管理规定》修订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有哪些
煤电能耗限额标准于4月1日起实施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