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实施全国装备制造业2005—2007年标准化发展规划 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


作者: 殷明汉、刘霜秋     来源:中国标准化     更新时间:2007-06-26       评论: 0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为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全国装备制造业2005年~2007年标准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1.编制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总称,主要指整机产品制造业及相关的零部件制造业,也可以理解为制造业生产资料的工业总称。在此所述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机械工业范畴。2002年,之所以提出编制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加快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要求;二是国家经济建设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规划工作。

    因此,制定《规划》是振兴装备制造业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开展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规划研究工作,并对规划研究的时间进度、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指示。在这种背景之下编制装备制造业规划是符合形势需求,顺应了标准化改革的要求。国家标准委组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进行国内调研并商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基础上,提出了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和措施等。

    2.编制过程

    2003年12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出“关于编制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通知”;2004年2月10日,又下达“关于成立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由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13个单位20名代表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随后,成立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写工作组,组长单位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14人参加;成立了装备制造业11个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写工作组,共有150多人参加。

    从2004年2月中旬开始,根据规划编写总体要求和进度安排,装备制造业11个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写工作组分别召开了工作组会议,全面启动规划编制工作。为了使规划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符合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求,各规划编写工作组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召开多次专题、专家研讨会,于2004年5月底提出装备制造业12个主要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初稿。经过研讨、修改完善、评估,2004年8月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一稿)》。一稿经过研讨修改、评审后,2004年10月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2005~2007年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上报稿)》。2005年2月《规划》正式批准发布。

    3.《规划》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前装备制造业包含了8个大类、46个中类、178个小类。其中在装备制造业类别中,机械工业占6个大类、37个中类、159个小类。这次规划的领域以机械工业为主,主要包括:石油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工程施工机械制造业、环保装备制造业、发电装备和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现代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零部件制造业、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等。从总体架构上来看,《规划》包括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发展重点,政策和措施五大部分。

    根据世界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和国内装备制造业标准化需求分析,《规划》明确了2005~2007年上述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通过制修订一批装备制造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标准,转化科研成果,提升标准技术含量,调整标准结构,优化标准体系,提高装备制造业标准的总体水平,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增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规划》的主要措施

    1.做好对《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有关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规划》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005年,提出了《规划》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

    二是把《规划》项目作为年度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从2005年起,在提出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时,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规划》项目。

    三是按照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的原则,落实《规划》项目。根据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变化,对《规划》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内容包括调整标准项目级别、终止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项目等,其目的是推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2.强化标准制修订工作过程管理
 
    《规划》中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管理,包括立项、制定、审批和复审等严格纳入《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修订项目要与国家清理整顿急需修订的项目管理相一致,即执行《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管理系统》有关要求。有关行业协会和各有关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规划》提出的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质量已成为标准制修订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认真负责地落实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加强对标准制修订程序的监督,确保标准制修订计划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为及时了解《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推进《规划》落实,国家标准委于2007年2月召开《规划》实施检查暨标准化创新研讨会,检查了《规划》项目落实情况,研讨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创新问题。截至到2006年底,在《规划》中列入的1110个项目中,已下达计划的项目493项,申请2007年立项的项目386项,两项合计占79%。国标577项中,已下达计划的项目357项,申请2007年立项的项目172项,两项合计占92%。申请终止的项目为107项,其中国标项目31项:申请延期的项目为134项,其中国标项目25项;申请行标转国标的项目76项;申请增补的国标项目291项。总体讲,《规划》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

    4.开展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研究
 
    体系研究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标准委先后组织开展了石油天然气装备、通用设备、重型机械、拖拉机和输变电设备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研究工作。通过标准体系研究,分析比较国内外标准化现状,开展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关联度研究,提出建立我国标准体系框架和重点标准项目,并完成若干项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准项目草案。目前,已经完成“石油天然气装备标准体系”的研究。

    5.筹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加强对装备领域技术委员会组建工作的引导和科学布局,筹建一批新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凡是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有利,现有标委会没有涉及到的领域,积极支持组建新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对于《意见》中提出的16个领域,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组织的,可以优先组建。在组建技术委员会过程中,坚持企业为主体和市场引导的原则;对于极个别工作不积极的现有标委会,通过竞争机制推动工作。2006年,国家标准委批复筹建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土方机械”、“绿色制造”等一批涉及装备制造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建立标准化工作多元化投资机制
 
    标准化上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标准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必要的公共财政支持。对《规划》安排的有关基础、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标准制修订项目,尤其是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项目,国家标准委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并保持一定的递增幅度。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标准化投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投资标准化的积极性。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以不同的投融资模式投资标准化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据统计,《规划》中的行业标准项目,工作经费基本上来源于企业的支持。

    三、立足创新.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
 
    1.支撑产业发展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等级,完善我国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为我国装备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的具体要求。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要以此为指导依据,选择突破口。

    一方面,重点围绕《意见》提出的16个领域,标准化机构结合相关科研项目进行配套的标准研制工作,努力将创新技术形成标准,真正发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作用。

    另一方面,结合装备制造业发展形态,应用系统观,开展产业链标准化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并在逐步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链。为此,通过开展产业链标准化研究,提出产业链发展所急需的标准研制项目,完善标准体系和提升产业链标准水平,提高我国装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树立服务意识
 
    一是标准化工作为产业发展服务。通过分析比较我国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的异同,为产业发展和企业研发提供服务。
 
    二是标准化工作为企业服务。结合装备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包括标准需求分析、标准化组织完善和人才培养、国际标准化活动援助、标准宣贯、企业间标准化交流等。

    三是标准化工作为困际贸易服务。分析研究我国装备产品主要出口地区的市场准入标准,为促进贸易服务。同时,要分析研究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产品标准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提出标准的应对措施,建立和完善我国标准体系。第三,建立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对于以占领国际市场为目的的战略性国际标准提案,国家将从政策上、资金上对提案单位给予支持。
 
    要通过完善标准化网络服务系统,提供便捷的、多样化的标准服务业务。同时,接收和处理各种反馈信息,提高标准制修订效率和促进标准有效实施。
 
    3.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围绕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和发展重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方针,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主导者、投资者和受益者。
 
    二是形成多元参与分工协作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标准化工作涉及企业、用户、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协会、政府部门等多方,每一方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职能。因此,应结合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和增加参与标准化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多元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标准化工作良好局面。

    三是研究标准实施评估机制,推进标准实施。标准的实施,是标准化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要加强标准实施机制研究工作,探索政府依法推动、市扬机制驱动和企业自愿采用的标准实施模式。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规划》实施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立足创新,大力实施《规划》,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制定鞋类标签要求的标准生效 ·美联邦航空管理局修订有关飞行器涡轮发动机的
·重要技术标准科技专项简要介绍 ·准入标准提高 国产轮胎企业遭遇围
·标准能否解决微波炉等家电问题 还 ·国家计划推行非道路车用油标准 提
·滥用概念市场鱼目混珠 我国乳制品 ·欧洲物流认证标准进入中国 推进中
·家电产品健康概念炒作夸大功能 杀 ·油品销售环境标准将发布 大量油库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5年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5年第..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5年第7号 ·《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基本规范》行业标准解读
·司法部关于发布实施《监狱远程视频会见帮教平.. ·司法部关于发布实施《法医物证实验室污染防控..
·水利部公告 2024年第19号 ·司法部关于发布实施《社区矫正电子定位腕带技..
·司法部关于发布实施《行政执法法律法规规章编..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告 2024年第1号
热点新闻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制订的5项农业
【2024 WRC】人形机器人的热潮
DeepSeek凌晨发布最新模型就霸
两部门发布《林地估价规程》等5项行业
1月1日起将实施一批国家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批准发布《
2024年我国批准建立1135项国家
水利部发布《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发
《关键农时气象服务通则》等七项气象行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